2024年7月至12月,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安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在全国部署开展了消防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各地三部门联合组建工作专班,压实全链条责任,排查全领域风险,采取全方位措施,坚持提升主体责任意识与整治问题隐患共进,强化联合监督执法与引导行业规范发展互促,有效防范化解消防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共安全。专项整治期间,共查处消防产品行政案件3547起,侦破重大犯罪案件200起,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天津消防研究所认证中心暂停认证证书3624张、撤销673张。
调查走访中发现,一些消防产品使用单位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为了降低成本或应付检查,选择价格低廉但无质量保障的产品,甚至“知假买假”等情况,这也是造成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屡禁不绝的原因之一。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针对消防产品使用领域,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全面发动自查自纠。督促指导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宾馆饭店等建筑设施类消防产品使用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引导选择正规商家的消防产品,及时发现、主动更换不合格产品。督促指导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等消防救援装备类产品使用单位及时清理更换不合格装备,将涉嫌生产、销售不合格装备的企业通报有关部门,推动依法依规处理,严防不合格装备投入到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中。行动期间,发动57.3万家使用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整改问题隐患27.6万处。
二是着力加大监管力度。将近年来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合格率较低的、其他部门通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投诉举报反映较多的、采购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消防产品列为重点对象,集中开展监督检查,查处违法案件2222起。指导国家级消防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设立绿色通道,优化送检流程,确保样品能够及时检验、出具报告,为公安机关侦办案件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主动开展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新,精准破解消防产品监管现实难题:有的省份研发灭火器产品质量快检仪器,推出灭火器“称重法”“灼烧法”等快速鉴定方法,提高现场检查判定效率;有的省份上线“消防产品维保提醒APP”,对维保质量进行全流程网上监管、智能抽检。
四是深入开展宣传教育。通过中央主流媒体发布专项整治工作动态、政策法规解读和消防产品常识,宣传使用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危害后果和事故案例,教育引导社会公众正确选购和使用消防产品,主动举报、自发抵制假冒伪劣消防产品。
在压实主体责任方面。三部门广泛发动消防产品生产、销售、使用和认证检验单位开展自查自纠,通过政策宣贯、集中排查、技术帮扶、警示约谈等方式,持续增强单位规范经营意识和质量保证能力。各地累计发动60.3万家消防产品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整改问题隐患29.9万处,推动落实了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在强化协作共治方面。消防部门充分发挥“主推手”“粘合剂”作用,与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行动、随机抽检、突击暗访,深入重点消防产品生产企业聚集区、大型销售市场、人员密集场所等开展监督检查,同步加大网络销售平台监管力度,严惩消防产品违法犯罪行为,努力斩断黑灰产链条,形成高压震慑。
在科普宣传教育方面。各地统筹“传统+新兴”媒体宣传资源,通过发布专项整治工作动态、科普消防产品常识、曝光典型违法案例等方式,切实提高群众对消防产品质量的关注度和识假辨假能力。期间,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培训、科普教育活动8.89万场(次),曝光违法案例633起。我们还将消防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27部委共同开展的全国“质量月”活动内容,积极组织各类消防产品集中培训和科普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在坚持长效治理方面。我们将消防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列入对各省级党委和政府开展的中央质量督察考核内容,将专项整治行动纳入考核指标。同时,指导各地总结整治行动经验,三部门联合出台相互借力、互为支撑的长效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间会商研判、联合惩戒、信息通报、案件移送、专业支撑等机制,努力形成全链条监管合力。